正在加载

八月庭前梨枣熟全诗

时间:2025-01-07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庭前八月梨枣熟,忆往昔岁月稠

八月庭前梨枣熟全诗 1

庭前八月梨枣熟,这句诗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百忧集行》,全诗情感深沉,今昔对比鲜明,描绘了一幅由盛转衰的人生图景,令人感慨万千。

八月庭前梨枣熟全诗 2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杜甫在这几句诗中,深情回忆了自己十五岁时的少年时光。那时的他,心性如孩童般纯真,身体健壮如黄牛犊,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每当庭院里的梨和枣在八月成熟时,他总是一天到晚无数次地爬上树去采摘,享受着那份收获的喜悦和满足。这种无忧无虑、充满活力的生活,无疑是他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然而,岁月匆匆,转眼间杜甫已从那个健壮的少年变成了年过半百的老人。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如今的他,身体已不再健壮,行动也变得迟缓,大部分时间只能坐着或躺着,很少走动。这种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反差,让他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这两句诗,则揭示了杜甫晚年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他四处漂泊,寄人篱下,为了生计不得不强颜欢笑去奉承主人。然而,内心的悲伤和忧愁却如影随形,难以排解。这种生活状态,无疑是他人生中最黑暗、最痛苦的时期之一。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这几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杜甫晚年家庭的贫困和生活的艰难。他回到家中,看到的是依旧空荡荡的墙壁,妻子看到他愁容满面的样子,也满心忧虑。而年幼的儿子,由于生活的困苦,已经不懂得父子之间的礼仪,只会因为饥饿而大声哭闹,向父母索要饭菜。这种场景,让人不禁为杜甫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惋惜。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和父子对比,深刻揭示了战乱给人民生活造成的沉重灾难和破坏。杜甫出身诗书官宦之家,祖父是诗人杜审言,他年少时身处开元盛世,生活优裕,家境殷实。然而,中年以后,身逢安史之乱,他携家带口四处漂泊,饱受战乱之苦。这种由盛转衰的人生经历,让他对朝廷的昏庸无能、战乱不止、太平无望感到无奈和痛惜。

庭前八月梨枣熟,这句诗不仅是对少年时光的深情回忆,更是对那个时代生活气息的真实写照。在农历八月前后,白露节气到来时,秋高气爽,庭院里的梨和枣都已成熟。杜甫在诗中描绘的这一场景,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梨和枣,作为秋天的时令水果,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美味的享受,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梨,原产中国的一种水果,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广泛的描写和记载。在《东京梦华录》一书中,就多次提到了梨这种水果。北宋诗人梅尧臣也曾写过一首关于梨的诗,名为《王道损赠永兴冰蜜梨四颗》。这首诗不仅写出了梨的美味和珍贵,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梨的喜爱和珍视。

而枣,也是原产中国的一种果木。在《诗经》中,就有关于枣的记载。北朝时期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更是一部全面严谨的农书,其中详细记载了枣的种植和加工技术。从这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农民,已经摸索出一整套先进的果树栽培技术。他们通过选种、留栽、收获、加工等一系列环节,精心培育出优质的枣子,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味和乐趣。

除了梨和枣之外,秋天的果实还有很多。比如栗子,也称板栗,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坚果。在秋天,人们不仅可以品尝到各种新鲜的水果,还可以享受到各种美味的坚果。这些秋天的果实,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文化,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寄托和象征。

回到杜甫的《百忧集行》中,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史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家庭贫困、生活艰难……这些场景和情节,都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才华和魅力。他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力揭示了社会的现实和问题。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

如今,当我们再次品读这首《百忧集行》时,不禁会为杜甫的才华和遭遇感到敬佩和惋惜。他的诗歌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气息和情感世界,更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庭前八月梨枣熟,这句诗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情回忆,更是对现在和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和幸福生活。让我们以杜甫为榜样,用诗歌和文学去描绘和记录我们的生活时代和情感世界。让我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去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