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星穹铁道》玩家必看!如何挑战混沌回忆一晌荒宴12层,轻松拿满星攻略?》
《崩坏:星穹铁道》作为一款深受玩家喜爱的游戏,其混沌回忆副本一直是考验玩家策略与战力的关键挑战。而一晌荒宴作为混沌回忆中的高阶关卡,尤其是12层,更是众多玩家追求的目标。本文将详细解析12层的满星攻略,从敌人特性、阵容搭配、战斗策略等多个方面,帮助玩家顺利通关。
一、敌人特性分析
12层上半部分
12层的上半部分敌人组合相对较为熟悉,包含三种之前版本已经多次遭遇的敌对物种。虽然这些敌人本身并不具备特别强大的机制,但仍然需要玩家保持一定的警惕。实测显示,即使是0+0配置的真理医生,在携带佩拉与停云两名四星角色以及一个生存位的情况下,练度合格大概能在4-5轮左右通关。若换成托帕加上五星同谐角色,通关轮次会进一步压缩到2-3轮。这表明,上半部分的难度主要在于敌人的数量与血量,而非特殊的机制。
12层下半部分
下半部分则是真正的挑战所在,BOSS萨姆与精英怪自动机兵·齿狼的组合,需要玩家精心策划战斗策略。萨姆本身只有一个阶段,但伤害与生命值都有所提升,相比上期混沌回忆中的表现更加棘手。进入战斗后,萨姆会在第二动后进入【次级燃烧】状态,此状态下我方角色的生存压力会大幅增高。同时出场的精英怪齿狼,具备强大的单点突破能力,释放锁定技能后会对单体造成大量伤害。齿狼的生命值虽然只有30万左右,大约是萨姆的五分之一,但如果不能在萨姆进入【次级燃烧】状态前将其消灭,队伍的生存压力会非常高。
二、阵容搭配推荐
输出角色选择
针对12层的敌人特性,输出角色的选择尤为重要。上半部分由于敌人较为熟悉,可以选择较为常规的输出阵容,如饮月、真理医生、刃等角色。下半部分则需要特别注意萨姆与齿狼的配合,建议优先消灭齿狼,再考虑集中火力对付萨姆。此时,可以选择具备持续伤害能力的角色,如卡芙卡、桂乃芬等,利用DOT伤害逐步削减敌人血量。
辅助角色搭配
辅助角色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上半部分可以携带停云、佩拉等角色提供增益与控制,确保队伍的稳定输出。下半部分则可以考虑携带如罗刹、布洛妮娅等角色,提供治疗与增益效果,减轻生存压力。特别是当萨姆进入【次级燃烧】状态时,罗刹的治疗能力尤为重要。
三、战斗策略详解
上半部分战斗策略
上半部分的战斗相对简单,重点在于控制敌人的召唤与行动节奏。对于金人司阍等具备召唤能力的敌人,需要及时削弱其韧性条,防止召唤物过多导致战斗失控。同时,利用输出角色的高伤害技能快速削减敌人血量,确保在较少的轮次内通关。
下半部分战斗策略
下半部分的战斗则需要更加精细的操作。首先,需要优先消灭精英怪齿狼,防止其对单体造成过高伤害。可以利用输出角色的高伤害技能与辅助角色的增益效果,快速削减齿狼血量。当萨姆进入【次级燃烧】状态时,需要特别注意队伍的生存状况,及时利用治疗角色的技能恢复血量。
同时,需要注意萨姆的大招释放时机。如果不能在萨姆释放大招前确保其退出【次级燃烧】状态,那么最好不要释放战技,以免增加生存压力。此时,可以利用输出角色的普攻与DOT伤害继续削减萨姆血量,等待合适的时机进行反击。
利用记忆紊流机制
在战斗中,还需要充分利用记忆紊流机制。通过击破敌人弱点叠加记忆紊流层数,可以在轮次开始时对敌人造成固定伤害。这一机制对于削减敌人血量、加快通关速度具有显著效果。因此,在战斗中需要针对敌人弱点属性进行配队,并利用输出角色的高伤害技能快速击破弱点。
四、实战案例分享
以下是一个实战案例,供玩家参考:
主C全0+0配置的情况下,上半部分采用量子队‘希儿、银狼、花火、停云’,下半部分采用虚数队‘饮月、阮梅、布洛妮娅、罗刹’。实战中,上半部分较为顺利,通过希儿的高伤害技能与银狼的增益效果,快速削减敌人血量。下半部分则需要注意齿狼与萨姆的配合,优先消灭齿狼后,再利用饮月的高伤害技能与罗刹的治疗能力逐步削减萨姆血量。最终,在较少的轮次内成功通关12层,获得满星评价。
五、总结与注意事项
通过本文的解析,相信玩家对于《崩坏:星穹铁道》混沌回忆一晌荒宴12层的满星攻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实战中,需要注意敌人的特性与机制,选择合适的输出与辅助角色进行搭配。同时,充分利用记忆紊流机制与输出角色的高伤害技能,可以在较少的轮次内成功通关。
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选择输出角色时,尽量避开敌人具备抗性的属性,以免增加战斗难度。
2. 战斗中需要保持冷静,不要盲目释放技能,合理利用战技点与大招时机。
3. 注意队伍的生存状况,及时利用治疗角色的技能恢复血量。
4. 在多次尝试后仍未通关时,可以考虑调整阵容与战斗策略,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通关方式。
希望本文的解析能够帮助玩家顺利通关《崩坏:星穹铁道》混沌回忆一晌荒宴12层,获得满星评价。祝愿各位玩家在游戏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新锐游戏抢先玩
游戏攻略帮助你
更多+-
04/27
-
04/27
-
04/27
-
04/27
-
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