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2020《开学第一课》:核心要点精彩速递,启迪新学期智慧之旅

时间:2024-11-02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开学第一课2020主要内容概括

2020《开学第一课》:核心要点精彩速递,启迪新学期智慧之旅 1

2020年的《开学第一课》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如期播出,这堂特殊的“第一课”在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注定非同寻常、令人难忘。节目围绕“少年强,中国强”这一主题,以“担当”“团结”“科学”三个篇章展开讲述,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展现中国少年儿童在这场疫情中的成长和精神面貌。

担当篇:英雄无畏,医者仁心

在“担当”篇章中,节目邀请了多位在抗疫一线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担当。

84岁的钟南山院士无疑是这一篇章的焦点人物。他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和真实感悟,讲述了自己在战火中出生、在父母影响下学医从医、在“非典”时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疫情发生时奔赴武汉一线的故事。钟南山掷地有声地说道:“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我们保住了这么多人的命,这是我们最大人权的表现!”他的话语激励着年轻一代热爱生命、敢于担当。

来自湖北的王睿同学通过云课堂连线的方式向钟南山表达了致敬,并立志要成为一名有担当的医生。钟南山也在节目中向他表达了鼓舞和期许,希望以王睿为代表的年轻一代能够“敢医疗,敢实践,敢说话”。令人欣慰的是,王睿在8月24日收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录取通知书,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医学之路。

节目中,北京大学国家援鄂医疗队的“90后”党员作为青年医护代表,展现了老一辈医务工作者和年轻一代医务工作者之间的医德传承和精神延续。总书记在回信中肯定他们“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并称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钟南山听完他们的故事后,写下了“一个人也不能少”作为寄语,鞭策年轻一代要勇挑重担,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也是这一篇章的重要嘉宾。他身患渐冻症,却拖着蹒跚的脚步,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被人们称为“铁人院长”。在《开学第一课》上,张定宇分享了很多发生在疫情期间的动人故事,充分展现了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团结力量。当谈到生命的意义时,他以一种坚强乐观、不屈不挠的态度说:“生命就是我们要珍惜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

团结篇: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在“团结”篇章中,节目通过多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疫斗争中展现出的团结精神。

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高三学生付巧是这一篇章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在方舱医院治疗期间,依然坚持学习,备战高考。付巧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当代青少年学生积极乐观、追求上进的昂扬姿态。在这间“梦开始的教室”里,她度过了难忘的十四个日夜,接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关心和帮助,深深体味到了全国人民互帮互助的温暖与感动。

节目中还提到了“西城大爷”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通过回忆14天内去过的23个地方,为疾控人员提供了有效数据,帮助迅速锁定了病毒源头所在地为新发地市场。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健康宝、大数据应用等新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解放军医疗队的故事也是这一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除夕之夜接到命令到抵达武汉,解放军医疗队用不足24小时便“神兵天降”,为武汉注入强大的信心与力量。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毛青说:“这不是逆行,而是冲锋!”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无数青年学子,让他们明白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

科学篇:智慧抗疫,科技报国

在“科学”篇章中,节目邀请了多位科学家和工程师,讲述了他们在抗疫斗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科技在抗疫中的广泛应用。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为大家讲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疫情抗争的历史。从甲骨文开始,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大规模疫病流行有大约三百多次。中华民族本着对生命健康的坚守,在一次次的磨难中迎难而上,努力探索着应对疫情的办法。张伯礼院士强调:“我们中华民族是个英雄的民族,它是在磨难中成长起来的。”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院士带领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也是这一篇章的亮点之一。她分享了新冠病毒疫苗研制过程,并指出“疫情在哪里,我们的实验室就在哪里”。第一批重组新冠疫苗在生产线上下线的那天,正好是她的生日。面对同事领导的祝福,陈薇院士只回答八个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教授在节目中讲述了北京疫情源头追踪的宝贵24小时。他提到,通过采集环境标本,在24小时内就锁定了病毒源头所在地为新发地市场。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大数据应用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